
生活中,人们常会问:“化学是干什么的?”哈佛大学George Whitesides教授的这句话比较恰当地回答了这个问题:“化学决定了你活着和死去的方式。”
化学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。如果用学术的语言描述化学,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、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,与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相关。物质是世界的基础。化学跟很多领域关系非常密切,包括材料、生命、信息、空间等各类学科,是一门核心、实用、富有创造性的科学,是人们认识自然、改造自然,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保证,同时又能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,推动社会的进步

20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野依良治说:“化学是现代科学的中心,而合成化学又是化学的中心。”化学最重要的两个方面,一个是怎么创造物质,一个是研究物质的性质。在这两者中,核心是分子或者材料的创制,研究化学键活化、断裂重组的规律,这是化学转化的本质;目标是精准,变革和新功能。分子合成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。在自然科学各个学科中,只有化学是有工业体系的,因为化学不仅能够制造、分离和纯化出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,还能够创造出具有理想功能性质的、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。化学还可以通过跟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,产生跨学科的前沿交叉领域,这些新的交叉学科领域又对合成化学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提供了新的机遇。
1828年,德国化学家威廉第一次用人工方法从无机物合成出有机物——尿素,这标志着现代合成化学的诞生。截至2021年5月的数据,人类合成的分子现在已经超过1.5亿种,第1.5亿种化学分子诞生在2021年的5月8号,是一个能够治疗癌症和免疫疾病的分子。由此可见,合成化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。基础化学工业的一块钱投入,平均能带来四块钱的GDP,创造的价值是很可观的。举例来说,一个小小的药物分子,一年能创造的价值是100多亿美金。除此之外,分子合成还能创造社会价值,例如青蒿素的发现,在青蒿素的基础上衍生出来双氢青蒿素、蒿甲醚、蒿乙醚琥珀酸酯,这些抗疟药物的源头——青蒿素是拯救上亿人的神药。化学对人类的影响是很大的,就在我们身边,不需要复杂的仪器,所创造的分子就有可能改变世界。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的设立过程:最初的炸药是不安全的,诺贝尔用复合材料做出安全炸药,赚了很多钱,使得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了,于是设立了诺贝尔奖。合成化学也是一个认知不断的提升的过程,沿着从平面到立体,从小分子到大分子,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向发展。100多年来的诺贝尔化学奖的历史,半数以上都与物质的合成或创制有关;2000年以后,诺贝尔化学奖获奖都是跟化学合成或者分子创制有关的。合成化学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。号称20世纪的六大发明的信息技术、生物技术、核科学与核武器、航空航天导弹、激光技术和纳米技术,如果没有化学合成创造的物质基础,这些技术根本没有办法实现。抗生素、抗菌素在人类历史中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。人类的平均寿命在上世纪50年代有比较大的提高。在这之前,一次感冒、一次感染就是致命的,我们对这些疾病和炎症束手无策。而磺胺类药物的发现完全改变了这一现象。磺胺药物的问世标志着合成药物时代的到来,也开创了今天广泛使用的抗生素领域。现在在市场上还有几十种磺胺类的药物。从磺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合成化学在新药开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:科学家可以按照现有分子去不断地设计新结构的分子,让它的性能更好。合成化学和生命科学。生命的过程归根到底是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。生物学和医学的研究,都需要理解这些化学变化的过程,需要合成化学来提供物质基础。美国遗传学家宣布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的问世。它的诞生也是合成化学、分子生物学交叉合作的结果,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无限的能动性。对于农业来说,合成氨作为肥料很重要。古时候农作物的产量,例如小麦,风调雨顺的条件下,亩产最多200斤,而现在亩产800斤,这与合成氨的发展关系很大。合成氨工业结束了人类完全依靠天然氮肥的历史。如果没有合成氨,就无法解决今天80亿人的粮食的问题。此外,三大合成材料的创造彻底改变了人类生活,举例如下:第1个例子,1986年时,美国的航天飞机发生了爆炸,是因为冬天温度降低,其中的一个O形圈发生了收缩,导致其中的可燃液体爆炸。后来换了含氟的材料就解决了这个问题。第2个例子,无论是波音还是空客,这些飞机里大量地使用了合成材料,占了体积的80%左右。目前,我国的的大飞机使用的合成材料占比不到20%,这是会影响到最终的运营成本的。虽然我们现在解决了大飞机从无到有的问题,但是合成材料的效果要好很多,我们在这一方面还有不足。只要能设计出的结构,就能做出来。未来,合成化学的方向将与生物能源材料有关,与绿色健康智能有关,未来的合成化学一定是更加经济的、安全的、环境友好的、节省能源与资源的化学。合成化学与资源环境的未来也密切相关。例如。光伏发电需要合成化学提供光伏材料;液体阳光——甲醇的利用与转化也需要化学来支撑;白色污染变成清洁的燃油,也是一个有前景的研究方向。另外,化学转化的绿色低能耗也很值得研究。例如,合成氨耗掉了全球2%的能源,而科学家一直梦想着在更温和的条件下把氮气变成氨。在材料方面,通过改变催化剂来改变材料性能的研究前景也很可观。在生物技术方面,通过合成化学,我们可以用DNA来存储电子数据,实现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。有人做过测算,全世界目前的数据只需214公斤的DNA就能完整记录,这背后的物质基础,合成化学可以提供。未来的合成化学从原料到过程到产品一定是绿色的,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。与有待创造的东西相比,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微不足道的。合成可以创造未来,合成可以创造价值,影响和改变世界。

(文章选自《中国化学会》,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在“千名院士 千场科普”报告会上的报告,题为《合成创造未来》)

化学的神奇魅力可是不是随便说说的,神奇起来让人叹为观止。下面就选用几幅传说中的动图,了解一下化学之美。
1、铁棒与硫酸铜

原理:将除锈处理后的铁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,铁单质比铜更加活泼,置换出来的铜形成漂亮的松散沉淀。溶液原本是蓝色的(水合铜离子颜色),随着反应进行,蓝色逐渐变淡。
花絮:铜离子本身并没有蓝色,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。水溶液中蓝色的是六水合铜离子。
2、红与黑



原理:这是“碘钟反应”的一个变种。实验中所用到的三种无色透明溶液(从前到后)分别加入了:
(3)随着碘离子浓度的升高,可溶性的汞盐开始与碘离子形成碘化汞沉淀(橙红色)花絮:这个改良版的反应由两名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发明,他们在其中加入了汞盐,使这个反应可以先后形成橙红色和黑色,而橙黑配正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代表色。这个反应通常被称为“Old Nassau Reaction”,其中“Old Nassau”指的就是普林斯顿大学。因为颜色的缘故,它也被叫做“万圣节反应”。危险:高。氯化汞毒性很强,吸入、皮肤接触或误食时均有较高风险,请勿在家尝试。
3、锂树银花

原理:这是金属锂燃烧的景象,燃烧过程中固态的金属锂不断熔化,并生成氧化锂。锂的焰色反应为红色,但当剧烈燃烧时火焰呈现一种“亮银色”的状态。
花絮:和其他碱金属一样,锂火不能用水来扑灭,需要专门的干粉灭火剂。
4、人造烟雾

原理:在纸片的不同位置上事先分别滴上了浓盐酸和浓氨水,这两种东西都有极强的挥发性,而它们在空气中相遇也会形成氯化铵,营造出烟雾效果。
花絮:另外一个常见的演示实验“氨气喷泉”展示了这种气体在水中极强的溶解性。当瓶中的氨气接触含有酚酞的水时,它们迅速溶解造成瓶内压强减小,形成粉色的倒吸喷泉:

危险:较低,不过浓盐酸和浓氨水具有刺激性,需要注意通风,避免吸入。
5、聚合泡沫

原理:这是生成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反应,原料包括异氰酸酯、多元醇以及发泡剂等助剂。聚氨酯(PU)是指主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特征单元的一类高分子,它们化学性质稳定,而且力学性能也有很大的可调性,因此在工业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。聚氨酯泡沫可以作为保温材料使用。
花絮:举个例子,就能让你体会到聚氨酯的“戏路”有多广:市面上的人造皮革制品大多是聚氨酯材质的,而最常见的非乳胶型避孕套所用的也是聚氨酯,它还可以做成沙发软垫和鞋底。
危险:较低,应注意避免吸入,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。聚氨酯泡沫本身是相当易燃的,因此很多商业产品都会预先加入阻燃剂。
(文章选自《生活中的化学》,在震惊于化学的美丽的同时,无比注意安全,也感谢这些实验者和录制者。)


